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发布日期:2022-09-13 作者:白中科 点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写在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建校115周年之际

白中科[1]

从1985年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教师节,到2022年参加工作的第38个教师节,任教三十七年。从当初教书胆战心惊,到如今育人如履薄冰,恍然如梦。当了老师,才越来越想教过我的老师,特别是大学的老师。适逢母校建校115周年,作为一名从教37年毕业于山西农大毕业的学生,我的深刻感受是:正是母校给了我从事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坚实的基础,才使我走上认知复垦、从事复垦、传承复垦的科学之路。

一、复垦渊源

我是1981年9月考入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林学系,1985年7月本科毕业,留在水土保持教研室,跟随亓毓喆教授从事《土壤学》教学。当年林学专业是除土化专业在全校上《土壤学》学时最多的专业,课堂授课60学时、实验30学时、野外土壤实习3天。助教一年后,我找届时的辅导员张升老师、系主任张志勇老师,申请更换教学岗位、从事辅导员工作。但因亓老师即将退休,我不得不从事自己当时并不感兴趣的专职教师工作。

亓老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与石元春院士同门,师从土壤学大师李连捷先生。他上课手拿卡片、板书工整、声音宏厚,深得学生喜欢。他上课从不点名,但缺课学生极少。他的野外土壤调查经验相当丰富。至今,我当年跟上他挖的剖面、记载的土壤形态特征的样本,还保留在实验室供学生学习。

1988年亓老师退休,倒逼我独立进行课堂授课、实验和野外实习。因教学任务,脱不开身去中国农业大学等学校进修,就在本校土壤农化系完整地听完徐芝灵老师的土壤学(一)、 张毓庄老师的土壤学(二)。回想1981—1985年对林学专业课程的系统学习和1986—1988年对土壤学的系统补修,为我后来从事土地复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

1989年考上当时的部属院校西北农业大学土化系主任的研究生。但因《森林土壤》课程还未有接任的老师,系领导建议我转回本校上研究生(当年全校13名),从此,有缘结识了土化系赵景逵先生,成了赵先生的开门弟子。

1989—1993年,赵先生经常带着我参加农业局、土地局邀请的专家讲座,听他极感兴趣的农化分析,同时有幸参与大同、 阳泉、汾西、潞安、晋城矿务局野外调研。在课题的资助下,还参加了两次国内学术讨论会:一次是1991年中国林学会森林土壤专委会在桂林举办的学术讨论会,提交论文“矿山土特性与林业利用”;一次是1993年中国环境学会在北京举办的学术交流,提交论文“山西采煤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其土地复垦可行与必要性研究”。 在赵老师的鼓励下,我还硬着头皮参编了专著《土地复垦技术与管理》。原来觉得漫长的四年在职研究生生涯,在“跟着感觉走”的过程中快乐度过。

1994年经赵先生引荐,认识了浙江农业大学农业环保系主任朱荫媚教授,赵老师从国家土地复垦科学研究的需求和我个人的发展前途考虑,鼓励我二次转型、 跨专业考我国最早开办 “农业环境保护” 专业的浙江农业大学,攻读“环境生态”方向的博士生。1998年1月,我博士学位论文毕业答辩。朱老师和赵老师所指定的论文评阅人已涉及土壤地理与分类、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污染生态、社会经济等学科的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为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龚子同研究员。论文评阅人有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陈怀满研究员,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唐克丽研究员、 李玉山研究员,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孙铁珩院士,北京林业大学王礼先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中心王松霈研究员。可看出,导师的如此安排,就是让专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质疑和讨论,而质疑和讨论就是课题组下一步深入研究的内容。

至今我还清楚记得1997年12月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最后致谢语是:“感谢远道而来的答辩委员会主席龚子同先生和今天所有到会的评委;感谢论文的6位评阅老师;感谢导师朱老师和冯孝善老师……;感谢赵老师8年来对我的指导和培养;赵老师退休前没给我留下什么,但给我留下了要干的事业,这比什么都重要”。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我没留校,如果当时我留校后不从事土壤教学,如果当时我从事土壤教学一年后转岗从事学生工作,如果当时我执意要上西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如果……,我将与复垦无缘。但历史不能假设。

二、复垦贡献

赵景逵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自发组建了一支包括他的师长、同事、实验员、研究生等20余人的土地复垦团队,与山西省内的山西省环境保护研究所、山西省生物研究所、山西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等单位联手,在山西八大矿区点燃了我国土地复垦的星星之火。尽管当时没有标准温室、实验室和充足的经费,依靠“人海战”也使矿区土地复垦科学研究艰难起步,土地复垦技术“不推自广”,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同时,赵先生与国内的中国矿业大学、中山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中科院地理科学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国家土地管理局等,开创了我国土地复垦技术与管理科学研究的先河,被国内外公认为我国第一代土地复垦带头人。

2004年10月,我由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要调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作,土地复垦的研究成果也随之带到北京。但在调离工作前的当年1月14日,我曾写了一篇“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十八年(1986~2003年)”,这篇原本“无意”的文章,却成了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那段经历的交代与总结。

这篇文章的大致意思是: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矿区土地复垦课题组由赵景逵先生创建。该课题组是我国目前从事土地复垦研究坚持时间最长、资料积累最多的研究单位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农林院校资源环境类专业中与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和地方经济结合最密切的研究领域之一。18年来,该课题组针对大规模采矿活动中引发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进行持续稳定研究,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层次不断提升,既为学科建设增添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内容,也为工矿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阶段性技术成果和对策。该课题团队成员已具备承担国土范围内因开办矿山、电力、化工、石油等工业企业,以及修筑公路、铁路、水利工程等造成的挖损、压占、塌陷、污染、水毁等破坏土地的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研究、规划、设计、示范与技术推广的综合实力和综合能力。

而赵老师更多关注的是文章中的数据:18年间共承担课题22项,总经费却仅有可怜的101.00万元。但效果明显: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4部;因土地复垦课题晋升职称的28名;以土地复垦研究方向出国留学的5名;土地复垦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撑了“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点,尤其在“非典”期支撑了“土壤学”博士点、“农业机械化工程”博士点、“森林培育”博士点的建设,一方面体现了土地复垦科学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专家联手攻关,另一方面体现了土地复垦的科学研究成果在各学科发展中的应用。所以,赵老师写了一篇《土老儿的自豪和忧虑》来回想18年来的人和事。土地复垦研究,算是我后半辈子所做的“大事”。中科的文章算是给我18年来做了一次“决算”。他写道,我去上海图书馆,读到《建筑师》上刊登的陈志华先生(清华著名的建筑史教授)的“北窗杂记”中说到:因搬家将大部分的资料及一些稿件送到了回收站,但送走后就生了无穷的感叹:叹图书馆不要这些东西;叹后继无人。发出了学术研究是要数代人来完成的感叹。清华尚如此,而我辈尚存后人来继续努力,这当然是最大的自豪了。

三、复垦传承

2012年,我组织65名老师(山西农大48名)编写了《土地复垦认知与传承》,其中的一句的表述:称“复垦的井冈山”,旨在感恩开创复垦先河的前辈;称“复垦的处女地”,旨在感悟从事复垦的同辈;称“复垦的常青树”,旨在感召继往开来的后辈。

20世纪80年代,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的赵景逵教授、中国矿业大学的张国良教授、中山大学的蓝崇钰教授、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的孙绍先高工、长沙矿山研究院的李根福高工、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代宏文教授级高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高林研究员、煤炭技术咨询委员会的严志才高工,以及时任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规划司的彭德福司长和土地复垦处刘仁芙处长等老一辈土地复垦专家等,分别在山西平朔、徐州淮北、广东招远、河北唐山、河南平顶山、江西德兴等地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复垦地。2009年我在江西井冈山参加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联谊会暨土地学科发展讨论会时,突然萌发:我们这些20世纪80年代在全国建立的复垦基地,不就是我国第一代复垦专家创立的“复垦的井冈山”吗?

20世纪80年代,我们所谓的二代复垦学子,除我之外,还有中国矿业大学胡振琪、卞正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李树志,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周连斌,中山大学束文圣等,分别跟随所在单位从事复垦的先辈,从未间断过土地复垦探索与实践,是目前我国从事土地复垦研究坚持时间最长、资料积累最多的研究单位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地、矿、农、林院校与科研院所与专业建设、学科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结合最密切的研究领域之一。这种针对不同生物气候带、不同生产建设项目、不同开采工艺、不同损毁土地类型、不同复垦目标等多维问题结构,集“理论方法、工程技术、试验示范、标准规范、监测监管”为一体的互动研究范式,不就是永远值得探索的“处女地”吗?

30余年来,团队成员完成了一次新老交替,在我国经济状况发生根本性好转、科学研究条件比当时好十余倍的今天,再一次的团队新老交替靠什么才能完成?30余年来,团队成员注重技术与管理双重研究,在学科体系相对完善、团队成员年龄结构比当时更趋合理的今天,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专家联手攻关靠什么才能持续?30余年来,团队成员持续进行人才培养,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碳中和”赋予的内涵更丰富的今天,大批服务于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目标的综合性人才靠什么才能脱颖?这些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的思想碰撞,会引发更多的青年科教工作者服务于国家目标和地方经济发展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创新兴趣和动力?这些问题靠大家回答、后人回答和事实回答……。这不正是需要复垦传承的“常青树”吗?

在建校120年之际,回顾土地复垦30多年的经历,我要深情地道上一声:感恩母校,感恩复垦,感恩导师,还有我导师的老师、我导师的同辈、我的同辈以及我同辈的弟子和我的弟子,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同起步共命运的先贤们,以及为推动我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事业发展后期勇敢加入阵容的校友们!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是实现美丽中国、“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极具挑战,值得献身。新时期,希望得到国内外更多专家学者的专注和参与。

                                                                                                        2022年9月10日,教师节


[1]白中科,山西运城人,1963年10月生,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85年毕业于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林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土壤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保护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2004年12月调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作。曾任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2000—200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院长(2007—2016)。现兼任自然资源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土地利用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曾承担国家“八五”“九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或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培育基金、企事业委托项目80余项。经过长期实践,提出“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五元共轭论。参与起草行业和国家标准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8部、专著9部,参与撰写学科发展报告21部,获省部级教学/科研特等奖1项(排名2)、一等奖3项(两项排第一)、二等奖9项。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5)、北京市教学名师(2015)、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2017)、北京市优秀本科课程主讲教师(2019),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教学名师和团队(2021)、北京市优秀教师(2022)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