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土壤 不忘本职

发布日期:2022-06-30 作者:林学院党委 点击:

扎根土壤     不忘本职

——记林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者,“根宝”研究者常培英教授

常培英,1936年生,山西原平人。曾从事林学和林业机械两个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工作。系国际种子检验协会成员。1991年被评为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林学系教授。在多本国际学术刊物及多次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研究成果“根宝”在全国推广多年,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99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2年退休。

实干笃行的“拓荒者”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日之林苑是一代又一代的林学人励精图治、务实善作,一步一个脚印持续奋斗出来的。常培英是林苑最早的“拓荒者”之一,低调务实,埋头实干,实干是他最响亮的名片。1974年常培英教授来到萧索的“林学院”后,便扎根于这片“热土”,他仿佛一颗嵌入林苑“血肉”的钢钉,坚韧、善钻,富有穿透力,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林学事业,缔造和见证了林学院的辉煌。

早期的“ty8天游登录测速登录”只有农学、畜牧和园艺三个专业,林学院“起家”于1972年的果林系。常培英是林学院最早的五位教师之一,1974年9月林学专业创立,同年常培英刚参加工作便投身于林学院如火如荼的“创业”宏图。搞种苗研究的他,报到第三天,便被学校安排规划筹建教学实验用地(苗圃)。“苗圃用地一开始是学校各单位的自留地,有种菜的,种粮食的,七高八低,这就是林学院苗圃筹建的基础。1974今年春天,我们开始调查检测苗圃的土壤酸碱性、测量描绘地形图、规划设计各实验区域,整地、平地。当时没有什么像样的工具,犁地用的拖拉机是向别的单位借来的。”经过常培英等人紧张的规划建设,苗圃初现雏形,各功能实验用地“沟是沟,垄是垄,就像解放军的被子一样有棱有角,齐齐整整”。“地是整出来了,种什么?怎么种?又是个问题。”常培英奔赴西安、北京、杭州、南京等全国各地植物园了解、学习苗圃要种哪些物种,并从各大植物园引进树种。常培英回忆道,“那个时候,光杨树一个品种,我们当时就引进了两百多个品种。”

1974年第一批40名学员入校前,除了实验教学基地的筹建,常培英他们还要着手各项开课前的准备工作。常培英当时负责林学和林业机械两个专业的教学工作,他调研考察全国各大植物园,收集制作教学用的植物标本,编撰实验指导书、课程教材,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完成了新生入学前的一整套准备工作。当时的学员入学时“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学生来自生产一线,文化水平和年龄结构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当时甚至没有专门的教室,所有学生都在森林教研室一个房间上课。

三尺讲台的“耕耘者”

讲台之上,一支粉笔绽放智慧之花;书桌旁边,谆谆教诲引领学海无涯。相较于教授,教师是常培英更看重的身份,无论是近三十年的从教生涯还是退休后的生活,他都对教书育人这一最基本的工作有着执着的追求。常培英教书育人中的孜孜不倦、严谨认真和肺腑热爱的工作态度,把“好老师”的概念种在了学生们的心里,种一辈子,使他成为了一届又一届学子心中一辈子的“好老师”,这一最为质朴的词语,对于教育者却是最为崇高的肯定,蕴含了学生对老师无限的尊敬和感激。

“课堂质量不佳,不能怪学生,学生辛辛苦苦来到学校就是来学习的,学生有最基本的求知诉求,要怪就怪老师教的不好”,“有爱的老师一定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这是常培英在谈到课堂教学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自身的准则。

常培英回忆道,“林学专业第一批学员的第一节课和最后一节课都是我上的,这一门课我大概讲了一百多个小时”(当时学制为两年制)。常培英对课堂教学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课堂上老师要做好两件事,一个是传递信息,一个是接收反馈。相应的,学生要做好接收信息和加工信息这两件事,学生的这两件事情要做好,与教师应该做好的那两件事情有密切联系。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必须熟悉课堂上学生的这两件事,知道学生的需求所在,只有这样,课堂才具有吸引力。常培英回忆道,“我当年授课时,课堂上就没有遇到学生思想开小差,打瞌睡的现象,过去学生一星期只有周日休息一天,当时交通不发达,从学校坐火车到太原慢车要两个小时左右,太原的学生周六晚上离开学校回到太原,有的学生想在家多待一会儿,周一早上才返回学校。但是上我的课的学生,周日晚上就会提前返回学校,学生们说,周一有你的课,我要提前来,不能耽误了上课。”这是课程是否吸引学生最好的体现。

“成为好老师是老师的第一智慧,首先要想成为,之后还要能成为,能成为好老师的教师,一定是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常培英讲到,老师必须“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要“让学生们感觉上课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农大是多么美好的地方”。要充分熟悉所带课程的研究领域,授课要有深度和广度,要把课本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语言讲给学生,要杜绝照本宣科、“教材怎样我怎样,我和教材一个样”,讲课不能“开快车赶进度”,每节课的授课内容都要有侧重点、难点、闪光点。他讲到,老师在课堂上传递信息时不仅要声情并茂地调动学生,还要时刻关注接收者的反应,当学生脸上露出不解的表情时,就要停下来,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更透彻的反复讲解,当感觉到学生积极性不够高时,就要通过增大语调,讲小故事等把学生的积极性再调动起来。老师上课必须是启发式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思到的才是学会的,思是学习的发展,有了思考才会有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勤思出远见,‘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学、思、践、悟,悟是学习最高的境界。悟能生慧,悟即是知识背后的智慧显现出来。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像幼嫩的芽苗,需要精心的护理和培养,老师的启发和鼓励就好比帮助幼苗健康生长的温床。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悟性,我们的大脑就像银行的保险箱,需要开启和激发才能使最重要的本钱显现出来。课堂上,老师要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思考互动起来,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产生更好的想象力,进而形成创造力,才能帮助学生立大志、成大业,成为创新型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常培英不仅在从教的近三十年里一直用爱心、慧心浇灌和启发着学生。退休后,作为教学督导组成员,他也同样勤勤恳恳,对待工作一丝不苟。2008年和2012年两年时间里,仅动科院的课程他就听了125节,其他学院不计其数,每节课他都十分仔细的去分析授课教师的时间安排、授课方式,学生课堂上的反应,甚至详细记录教学PPT的字数、图表数量和页数。通过这种用心的记录观察及期末反馈会的诚恳建议,帮助年轻老师逐步成长。

2018年11月12日,常培英为林学院2018级新生做讲座。讲座中,年逾八旬、研究成果丰硕的他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时候说“我只是作为一名退休的教师来给大家做讲座,大家知道我姓常,碰到我之后跟我打声招呼就好,其他头衔、虚名都不重要”。讲座整场,他全程站立,站起来的不仅是一双被风霜磨过的腿骨,更是一位老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对教师职业的情怀,这也是常培英几十年来在三尺讲台上用心耕耘的又一次再现。

求真钻尖的科研“创业者”

常培英既是教育者,又是科学家,几十年来不仅桃李满天下,成为人们心中的好老师,在研究领域也同样成绩斐然,是名副其实的专家。其研究成果“根宝”,为解决造林难题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全国推广至今,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显。

“好造林的地方优先,难成活的地方后造”,是解放以后的全国造林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林难度越来越大,在条件差的地方造林成了不好攻克的难题。阳坡土层薄,水分少,植被条件差。人为去改变立地条件难度很大。1982年常培英团队有了新的思路,“为什么不从另外的角度考虑呢?造林条件差,那咱们就提高树苗根系活力,让树根加大吸收,在不好的生境下充分吸收营养,争取成活”。1983年常培英正式开始“根宝”项目的科研工作,一做就是十年。96个配方,不知多少次的校内外培训讲座,全国各地的多个实验论证点在调查,统计出的是一份十年的总结。

常培英描述到,他们去的实验点山高路险,甚至达到7天坐坏了3部车的程度。常培英团队去忻州豆罗的五峰山调查根宝造林效果时,跨越两米左右宽,冰雪铺满的小路去调查,小路两边就是深沟,虽然路途崎岖,稍不留意就有献出宝贵生命的可能,但他们还是不畏艰险,依旧脚步坚定。一次,在去往五峰山的根宝造林实验点的行驶途中突发意外,前车轮被甩了出去,车子滑行至深沟边上的沙堆中,幸而脱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下车寻找车轮时,才发现轮胎已经飞到了五六十米远的庄稼地里。还有一次深夜在五台山调查后,为了不耽误进度,常培英一行人又连夜赶去下一个地点,忻州地区林业局局长当时讲到,他从来没听说过,这么晚了还有人走西台这条路,这条路上几年前出过一起车毁人亡的事故。但是未知的恐惧和生命安危的担忧,没能阻止科研团队对科学的探索。“行至西台山顶,局长说,休息休息吧,这里有块石头叫‘鸿门宴’是西台山有名的景点,下来看看吧。来五台山调查了这么多次,我们借着月色第一次欣赏五台山的风景。”当年整个“根宝”科研项目的经费总共只有一万余元,包括了配方实验调制、林地论证、成果发表出版和成果鉴定等所有环节,外界条件的艰苦并不能动摇林学人对“根宝”研制坚定决心。记得有次,在没有汽车工具的条件下,老师们从工厂把实验用的玻璃瓶拉回学校连夜洗刷干净,填装完几百斤的材料”。正是常培英等林学人这种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创业”精神,使林学院一步一步走向了多元发展的今天。

认理求真的“闯关者”

1996年,国家“科委”下达文件要求山西省上报国家发明奖三项。山西省“科委”上报准备工作进行了两个月即将上报时,常培英才知道这件事。他找到相关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情况之后,发现上报项目的五个名额(当时山西省“科委”选拔了五项)早已确定。常培英当时找到省“科委”相关工作人员说,“我也要上报国家发明奖”,当时工作人员讲到,“国家要求限报三项,我们报了五项,已经超出了限制,而且这五个科研项目全是山西省的一等奖,你的‘根宝’项目是省二等奖,你说怎么报?”。“你敢肯定这五个一等奖的项目一定能评得上,我这个二等奖就评不上吗?你是把关者,我是闯关者,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给山西省争光。”经过常培英的力争,最终省“科委”同意上报“根宝”项目,他连夜准备上报材料,最终在截止日期内顺利完成上报工作。是常培英的坚持和对自己成果的自信为“根宝”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争取到了机会。经过国家几个月的评选,“根宝”作为山西省唯一入围项目,同北京(北京林业大学)、上海的两所高校答辩竞争林业领域唯一的获奖名额。常培英回忆道,答辩时,有三位评委是北京林业大学的院士,剩下的评委是林科院、林业部的专家,“从客观的条件来说,很不利”。“北京林业大学答辩时用着多媒体,拿着样品,带着研究生,我们就两个人站在那里,气势上就落后了。但是我们也不惧他,我们研究十多年了,里面没水分,咱自己知道自己的东西,心中有数。”

顺利通过了答辩,论文检索环节常培英又遇到了难题。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定规定,林业成果必须由林科院检索。但是,检索费为一千块钱,而“根宝”项目总经费只有一万多元,在研制论证阶段就已经用完,通过向学校科技处借钱才顺利完成了检索。在信息落后、地域陌生传承、条件制约的境况中,“根宝”最终凭借自身的实力和常培英团队的努力,成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常培英也受到了江泽民、胡锦涛的亲切接见。

淡泊名利的科学家精神

由于使用方法简单,发根效果显著,“根宝”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效益。市场上,一瓶“根宝”可以用于7000株沙棘插穗生根,成活率高达90%以上,一棵沙棘苗卖一块二,其中的经济利润可想而知。从事“根宝”研究数十年,为企业和社会创造的价值难以估量,但常培英既没有“升官”,也没有“发财”,这在许多人眼里难以想象。在被问到,当时为什么不利用“根宝”经商获利时,常培英答到,“我的主要任务是搞教学,当时没有那个想法,谁要搞谁搞去。”多么朴实的语言,却折射出了常培英矢志造福社会、服务人民、淡泊名利的纯粹科研工作者本色。